阿里当年是如何与工行和建行不欢而散的?

2015-07-15 17:16 | 投资理财 来源:参考消息

2013年深秋,一次深谈之后,俞胜法受邀加入从阿里巴巴集团裂土而出的金融帝国——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下称“蚂蚁金服”),负责筹建中国第一代的互联网银行。如果没有这份邀约,再过一阵子,俞胜法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任的杭州市金融办主任。此前,他曾在杭州市商业银行从筹委会成员一直做到行长,前后长达18年。

3个月后,俞入职蚂蚁金服,一进公司就被周围一群80后、90后——喜欢自称“产品狗”的年轻人冠以“行长”的名号。“哎呀,        那时候我还不是行长呢,几次想纠正,叫他们改口喊我大名或者花名,可他们都说就愿意叫我行长。可能跟我年纪比较大也有点关系。”俞胜法说。

       从11年前成立的支付宝到今天的蚂蚁金服,这个团队始终在以刻板保守著称的金融产业,扮演着一个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的“搅局者”。那些长期位于行业资源中心、却在服务创新上一直行动迟缓的国有商业银行,正是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互联网公司长期以来不断诟病和挑战的对象。两年前的夏天,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说,“中国不缺银行,但是缺乏一个对10年以后经济成长承担责任的金融机构”。

       现在,搅局者也要做银行了。从行业的边缘地带,一步步走向这场游戏的中心舞台的互联网公司,与整个传统银行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加微妙。

       “如果有人聊到网商银行,我希望能听到他们说我们长得其实不像一家银行。”2015年6月24日,浙江网商银行正式开业的前一天,51岁的俞胜法坐在他的行长办公室里对《财经天下》周刊记者说完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浮现出那种当某件大事彻底想明白之后的结语式微笑。
 

“轻资产模式”本质

 

       2014年3月,首批五家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试点方案获国务院同意。现在,这五家获批筹建的试点银行均已开业,分别是前海微众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温州民商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和上海华瑞银行。包括阿里巴巴、万向、腾讯、百业源、均瑶、复星、商汇、华北、正泰、华峰等十家民营资本,构成了上述五家银行的发起股东。

       这一轮民营银行的试点,重在强调要差异化定位。其中,温州民商银行定位于主要为温州及郊县区域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消费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天津金城银行的业务重点是针对天津地区的对公业务,上海华瑞银行则面对自贸区业务。由腾讯和阿里分别以第一大股东身份创办的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其共同特色将是着重探索运营成本更低的互联网直销银行模式。

       网络银行的主要特征是完全不设线下物理网点,所有业务都实行在线办理,不涉及现金业务。比照传统银行“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的基础运营模式,其中,存款是一家商业银行的基础——为银行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通过存贷利差,为银行提供了稳定的盈利来源。目前,大多数银行执行的用户活期存款年利率只有0.35%,就算不用作放贷,而只是无风险地在同业市场间做一些资金拆借,回报率也能轻松达到4%至5%。但是网络银行由于不设线下物理网点,将无法采用传统银行执行的那套面签开户流程。没有账户系统,也就无法有存款进账。因此,外界对于无论是微众银行还是网商银行,最大的好奇就是关于互联网银行“钱从哪儿来”。

       6月24日,作为网商银行第一任行长的俞胜法,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独家专访时表示,直至目前关于网络银行如何开户的方案还没有一套获监管层批准实施。

       开户流程之所以长期采用面签方式,是为了解决两个核心风险问题:客户身份的真实性以及解决开户意愿问题。

       早在申请筹建阶段,网商银行就对监管机构第一时间申报了一套远程开户解决方案。蚂蚁金服在近两年通过很多场合对外展示过的“人脸识别”技术,利用大数据来验证客户的真实性,其场景应用的最大伏笔,就是针对于网络银行的远程开户环节。

       “你眨个眼睛,或者头转一下,这个过程一方面表明在开户的过程是你本人在操作,同时也表明了你开户意愿。”俞胜法解释说,刷脸技术一方面可以证明用户的“活体性”,同时也能有效解决上述两个开户环节的核心风险,不过央行方面对此项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至今没有做出肯定表态。

       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黄嵩对《财经天下》周刊分析指出,央行之所以不愿轻易表态,原因就在于事关银行远程开户的政策问题,绝非只是针对一两家试点网络银行的特殊需求给予“开闸”这么简单。

       “从监管部门的角度,他们其实也是认可远程人脸识别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国家标准还没有出来。当这个标准如果能出来以后,意味着所有符合该标准的银行都可以实现远程开户,而这对整个银行业肯定都是件好事。”黄嵩说。

       在美国和日本的网络银行,曾分别采取过通过银行卡信息或者用户唯一住址信息做交叉验证的远程开户先例。与之相类似,蚂蚁金服还曾对监管机构提出,是否能利用已经与其他银行建立过银行快捷支付通道的支付宝账户系统,与网商银行账户之间实现交叉验证。该建议最终也未得到央行认可,理由是像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支付账户管理系统,与一家银行的账户管理还是有很大区别,后者的管理要求比前者要高很多。

       “如果没有账户体系,很多业务都做不了。实际上从某个角度来讲,你没账户体系,就一定不是家银行。”俞胜法对《财经天下》表示,在开户问题解决之前,现阶段网商银行的思路是先启动那些“不需要依赖账户体系的业务”,执行所谓“轻资产、交易型、平台化”的运营策略。

       所谓轻资产的概念,不仅是指这家虚拟银行对外将不再设立物理网点、节省从柜员到房租等过重的成本投入。“轻资产”更希望强调的是,不再依赖过去传统银行的资本金模式——既然暂时无法通过吸储来获得成本最低的资本金,网商银行索性放弃以做大资产规模、追求存贷款利差这样的传统银行盈利模式,换而追求“更快速地实现资金的循环流动”,从中获取一定的交易撮合服务费。

       其间,网商银行充当“平台”角色,对接融资需求方和资金拥有方,促成大量所谓“交易型”业务。这样一来,交易涉及的资金流入或流出账户,均设立于网商银行之外的其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网商银行要做的事,其实就是阿里巴巴多年以来最擅长的经营套路:以平台促交易,以平台建生态。此外,除了匹配需求和供给、做交易的中间撮合者,网商银行还将利用自己的大数据风控能力,负责整个贷中贷后的管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蚂蚁金服内部人士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正是俞胜法当年领导过的杭州商业银行,目前已率先同意与网商银行展开上述客户共享合作。杭州商业银行作为出资方,将获得贷款利息收益的大头,网商银行则可以获得一个相对小比例的服务费。

       回顾历史,在2010年前后,阿里曾一度尝试与工行和建行展开客户层面的资源深度合作,其方式与现在的网商银行模式类似——阿里向两大银行输送一批有融资需要的网商客户,但相关资质审核拖了差不多半年时间,最终只有非常少量的客户通过了银行的贷款审批。过低的融资效率导致这场合作最终不欢而散。

       因此,有业内人士判断认为,网商银行此番推出的平台化策略,很可能会继续受到包括机构合作意愿不强、技术对接条件不足等诸多因素制约,平台化思路能否见效,至少还需要观察三五年的时间,所以未来网商银行应该还是会以自筹资金发展融资业务为主,而其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应该是利用银行牌照来展开同业拆借。

       “网络银行未来肯定是大方向,传统银行未来也要做网络银行的业务。但什么叫平台?传统银行做中间业务,也应该算是一种平台。阿里就是喜欢用‘平台’这样一种概念,也是一种宣传吧。”黄嵩分析认为,网商银行之所以强调平台战略,本质上还是迫于当下远程开户制度上的障碍而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

       俞胜法也对《财经天下》记者表态称,开户瓶颈迟早会被解决,到那时,阿里当然也不会阻拦客户在网商银行存款。

本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责任编辑:投资理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