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像硅谷,但人才问题成掣肘

2014-11-03 16:34 | admin 来源:深圳清华研究院培训中心

——访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冯冠平

冯冠平: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创业学院首席导师。

对开创了市校合建研究院在中国之先河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来说,孵化高科技创业企业、孵化创新人才是其最有发言权的领域之一,冯冠平院长作为扎根深圳致力于推动技术、人才、融资的代表性人物,他对深圳创业环境的看法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看看他对深圳当下创业环境和模式有着怎样的思考。

问题1:深圳的创业环境与北京上海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冯冠平: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大家来到这里都是希望发展事业,能开创自己的天地。深圳的创业环境与北京、上海相比有很多特别的地方。比如,上海过去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它更青睐一些跨国公司;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大家可能更喜欢谈论政治,而在深圳,人们之间关注和交流更多的是市场、创业,创富神话在深圳一再上演。这一点上跟美国的硅谷很像,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可能就会产生一个新主意、新点子,就有可能会产生一个新的高科技公司。

问题2:深圳能成为中国的硅谷吗?深圳和硅谷相比有哪方面的不足?

冯冠平:硅谷的企业并不完全是自发形成,美国政府给予了硅谷很多的支持与引导,这点与深圳类似。近年来,深圳市政府对创业还是比较重视的,比如设立各类扶持基金、举办创业大奖赛等。不过,深圳目前所面临的核心问题还是人才问题,近几年这种不足越来越凸显,导致了深圳高科技企业后继乏力。比如,近几年深圳“市长奖”评选企业越来越困难,企业家类后备资源匮乏,质量下降,技术领导人物类的市长奖多年出现空缺。

问题3:美国的创新、创业模式能否拷贝到中国来?

冯冠平:要明确一点,创新是不能拷贝的。虽然学习别人优秀的地方很重要,但美国和中国的情况不一样,必须根据实际而定。比如,10多年前,录音电话在美国就流行开来,有不少人就想把录音电话引入到中国,可是至今都没有推广开来,这与每个国家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都有密切的关系,简单地模仿不会有很大的成果。

有些人认为在创业之路上,idea最重要,也有些人认为技术最重要,但我认为,决定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是要看创意或者技术有没有市场,市场为先。如果能从市场的眼光出发考虑问题,技术可以整合和借鉴,有了市场的想法才能完善产品。在大企业里,从事市场开拓和销售方面的人才,出来创业的成功率比较高。

问题4:一些风险投资机构认为,只有明确看到了市场才能投资,你认同吗?

冯冠平:对一种技术或者产品的市场判断能力,是风险投资机构的基本功,也是从事风投的必要前提,所以中国很多风投都不投早期的项目,往往等到公司上市前才追投点钱进去。市场判断能力也是这个风投有没有远见和胆略的一个因素。

举个例子:10年前,一个创业者找到我,说他有个创业想法,想开发一种新型家用设备控制器,我做了详细的调查后,认为可行,投了200万进去,与创业者一起,几个股东组建了一家公司,2010年5月这家公司成功上市,当初200多万变成了3个多亿。

(责任编辑:admin)
标签:admin
分享: